工商時報【青創貸款銀行王中一】

從新日光(轉投資永旺)、碩禾到中美晶,國內的太陽能族群相繼進軍海外,搶搭全球最夯的太陽能電廠風潮。令外界好奇的是,為何擁有龐大產能奧援的台廠,不積極在台灣建太陽能電廠,反而捨近求遠?究其原因,還是出在於公部門的消極保守心態和老舊法令的箝制。

新日光從太陽能電池起家,其轉投資的永旺走的則是系統開發方向,這些年開發出的大案子包括美國印第安那機場、英國曼徹斯特社區等,其餘小案子更是不計其數,幾乎遍布各大洲。而導電漿廠碩禾在日本福島、千葉和福岡開出3個電廠案;中美晶則一口氣在菲律賓中部建置50MW超大電廠。但歸納來看,這些廠商卻都少了在台灣的佈局。

對此,國內太陽能業者頗多無奈指出,電業法限制0.5MW以上的電廠案,與國外動輒10-20MW規模的潮流相左。而規模太小、不僅初期的開發成本難以降低,後續長期的維護保養更增添難度。另外,能源局的標案量少,而且採最低價標,很多「一人公司」或「有力人士」以破壞式價格搶標,根本不管後續長期的維護,而「上市櫃公司有些成本根本無法省」,最終只是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事實上,國內太陽能經營者多年來一再呼籲政府加大對太陽能內需的補助力道,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台灣本身打造出基本的出海口,而建置出來的太陽能電廠,既可以化解核電爭議,更可紓解越來越吃緊的電力缺口,還可提供龐大的工作機會,簡直是「一舉N得」,但政府或許受限於預算,其消極不作為的心態也讓業者心寒。

所幸,政府開始加大補助力道,若真能貫徹從明年起開始,每年新增500MW的建置量,對台廠而言不無小補,因此這些上市櫃太陽能廠近期也開始積極佈局內需市場。所以,不排除明年開始,台灣的地貌可能多了一些改變、增加更多閃閃發亮的太陽能板。

政府貸款三胎貸款


BA16B91364E212B7
arrow
arrow

    d71bx39b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